锻铜雕塑
2017-01-10 来自: 南京皓锐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锻铜又称敲铜或者錾铜,是一种区别于铸铜的工艺,是在铜板上进行创作,利用铜板的延展性,加热后质地变软,捶打冷却后又恢复坚硬的特性,制作出雕塑的一种制作工艺。锻铜雕塑大体上分圆雕和浮雕两种。锻铜浮雕的操作,是在雕塑设计方案确定后,按照一 定的工艺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技法,在金属板上加工出 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锻铜圆雕的制作和不锈钢圆雕雕塑类似,但工艺更为繁杂一些。
锻铜浮雕制作中,火、锤子、錾子是锻铜的三个重要元素,常用的有紫铜和黄铜。火的运用体现在大型锻铜雕塑上需要生炉火鼓风加热。锤子和錾子的运用则是整个锻铜工艺的关键。每个锻铜师傅手中都有上百把形式各样的錾子,在铜板上用这些錾子勾勒出高低起伏的线条。能快速准确的按图纸走线是需要锻铜师傅下几年的功夫的,尤其是一些关键部分,比如人物的面部特征、花鸟造型等。
在锻铜雕塑锻造完成后,需要进行组装、抛光、着色处理,完成以上步骤后罩一层清漆。
锻铜浮雕
纪念性红色经典锻铜浮雕
锻铜雕塑小品
云南锻铜人像雕塑_高黎贡山母亲
高大雕伟的高黎贡山母亲大型锻铜雕塑,集中反映了腾越文化广场的建设主题和文化品位。
高黎贡山是莽莽昆仑自青藏高原沿云南西部边缘透逸南下的山系,绵亘数百里,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雄峙于腾冲县境东部和北部,素以珍 稀动物避难所、天 然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著称于世。千万年来,它宛如一位朴实善良、饱经沧桑的母亲,爱抚着腾冲这片物华天宝的热土,哺育着这方勤劳勇敢的人民。同样,生息繁衍在这里的各族儿女,也世世代代、前赴后继,用鲜血和汗水,为之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为了弘扬腾越文化,让高黎贡山的儿女们永远不忘先辈的丰功伟绩,也让更多的人认识腾冲、了解腾冲,树立腾冲的新形象,因而建了这座雕像,它是腾越文化广场上兴建腾越文化的象征,其寓意为高黎贡山母亲孕育了腾冲神奇秀丽的山川,哺育了腾冲一方英雄儿女,腾越儿女也为她增辉添彩。
工程于2001年12月竣工落成。雕塑底座周长58.45米,是腾冲面积5845平方公里的缩影,主体雕塑高12.9米,是高黎贡山最高峰海拔的三百分之一。锻铜雕塑由母亲头像和分布于山体上的六幅浮雕组成,形象地反映了古往今来这片上地上光照千秋的历史事件和有可歌可泣的志士仁人。他们已永 久地融人高黎贡山母亲博大的胸怀之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雕塑的西北面是司马迁《史记》中记述的乘象国滇越-腾冲的传说,演绎着一幅古蜀身毒道上商旅马帮艰辛跋涉的历史画卷。正面为翡翠商城文星楼下珠宝交易的热闹场景。南面上部有民国元老李根源,辛亥腾越起 义领袖张文光,著名马克思主义新学家、毛洋东的哲学顾问艾思奇等雕像。下郡是滇西抗日战争腾冲战役中中国远征军及盟军将士痛歼日寇的壮烈场面。东面中部是腾冲著名风景名胜区火山、热海、和顺及建国之初的清匪反霸斗争。左边是李珍国带领腾冲军民抗击英寇的震惊中外的马嘉理事件,右边是左孝臣带领腾冲军民抗击英军人侵的甘稗地之战。雕塑由母亲头像和分布于山体上的六幅浮雕组成,形象地反映了古往今来这片上地上光照千秋的历史事件和有可歌可泣的志士仁人。
民俗文化锻铜浮雕
锻铜飞马雕塑
锻铜诗歌浮雕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28米高孟母像(孟母归来),紫铜锻造。孟母仉氏,战国时期人,魏公子(仉)启女,生于山西太谷西仉村,嫁予鲁桓公允十四传后子孟激为妻。公元前372年农历四月初二生孟轲,三年后丧夫,独自担当育子重任,后送子入孔门求学。孟轲遵循母训,苦读钻研,终成大器,被后世尊为儒学亚圣,孟母亦被世人传颂.
老子文化广场33.3米高老子贴金紫铜雕像